我国边疆地区特色版权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出版 时间:2023-10-13 10:06:10 点击量:
分享
下载本页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出了深刻阐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版权作为文化产业的灵魂,关乎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版权产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边疆省份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面临诸多挑战。黑龙江省地处北方边疆,地域广阔,版权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对边疆省份特色版权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一、黑龙江省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2021年4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版权局)对2015年出台的《黑龙江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加大了发挥版权示范引导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版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力度。2022年3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推动黑龙江创意设计驶向快车道,也使工业设计和各类创意设计中的版权保护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关注。通过版权创意、创新、运营和保护,激发创作者对边疆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利用,形成特色版权资源,对边疆地区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民族特色版权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民族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10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别是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诸如以赫哲族、鄂伦春族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较为发达(详见表1)。

QQ截图20230228144446.jpg

  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版权资源,也为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内容上的支撑。如在赫哲族主要聚集的佳木斯地区,以赫哲族鱼皮画、鱼骨画、桦树皮画等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态势良好。为了保护这些特色版权资源,省版权管理部门协调地方政府,积极对创意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到侵害。

  让版权变得更有“价值”才能让民族特色文化“活”起来。佳木斯同江市通过举办赫哲文化IP全国授权会,为市场上千余种品类产品提供IP版权授权服务。同时,推动赫哲文化IP授权会走进杭州、厦门、深圳等创意设计产业发达城市,在宣传推介赫哲文化的同时,推动赫哲文化IP走出去。

QQ截图20230228144455.jpg

  截至2022年9月,佳木斯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鱼皮画手工艺品企业14家,年产值2000万元,利润约800万元。各企业注重民族手工艺品版权的开发和保护,已累计登记作品1500余件。2022年11月,在国际版权论坛上,佳木斯市成功入选新一轮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

  2.农业版权资源独树一帜

  黑龙江是中国的大粮仓,农耕文化是黑龙江文化的又一特色,处处彰显着黑土地的气息,也形成了特有的版权资源。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以“大农业”闻名全国。黑龙江注重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以响水稻大米为例,响水大米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的稻米,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千年贡米。对此稻作区域,宁安市将稻作文化系统保护和挖掘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较详尽、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统知识发掘体系。黑龙江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正是对这些农耕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更多人看到了农耕文化潜在的版权价值,并将其转化为版权资源。一些优秀的创作人深入田间,参与生产实践,从农业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创新创作形式,打造了一大批具有黑土特色的艺术精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版权资源,出版了诸如图书或影视音像制品的《黑水世居少数民族影像志》《大河黑龙江》《中国饭碗》和《旧时游戏》图书、明信片及文创产品等东北民俗文化系列IP,版权资源不断被挖掘和活用。无论是在乡村建设,抑或是出版产业链延伸方面,都诠释了特色版权带来的无限创意空间。 

  3.工业遗产提供稀缺版权资源

  除了农业外,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改变,黑龙江一些老牌工业企业也随之改制,甚至破产,因此企业的工业遗产及其档案显得尤为珍贵,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以及遗产档案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科技价值,是工业文化的重要传承,对现代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稀缺工业版权资源的重要来源。

  老工业文化版权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利用。一是经济层面,通过开发利用工业遗产挖掘工业文化版权,发展旅游业,可实现工业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二是人文社会层面,通过老工业版权的利用,有助于唤起人们的历史共鸣,让一件件版权作品传递历史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三是城市文化建设层面,通过挖掘利用老工业版权,形成一座城市特有的工业历史IP,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名片。

  黑龙江老工业文化版权主要包含建筑旧址、实物、历史档案等。而档案文献主要包括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文书、科技、声像等档案。由于损毁、流失等现象严重,企业工业档案存在搜集、整理难等问题。为了使得这些工业遗产档案更好地形成版权资源,由黑龙江出版集团牵头创建了东北老工业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心,通过整理、记录、口述、拍摄等方式针对散落各处的各类东北老工业档案文献,开展抢救式的搜集工作,以提升东北老工业企业档案文献数字出版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2]目前已收集实体档案文献万余份,近10万页。同时,创建了老工业档案聚合平台,将工业档案形成版权作品,进行数字化存储。

QQ截图20230228144506.jpg

  4.地缘优势提供版权国际化传播平台

  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获准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27个,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最多的省份之一。先天的地缘优势为版权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版权实现国际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黑龙江有丰厚的教育资源,依托地缘优势,对俄教育交流、文化输出尤为突出。始建于1958年的黑河学院,是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建有国家级“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黑河学院俄罗斯远东智库”更是填补了我国远东区域性智库建设的空白,这些都为版权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和智力支撑。同时,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俄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也为版权贸易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让版权走出去成为可能。

  二、黑龙江省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支撑

  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版权、鲜明的农耕文化版权、稀缺的老工业文化版权等都给黑龙江省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近年来,黑龙江省版权领域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得到显著提升。这与政策引领驱动、内在需求激励、对应措施保障等密不可分。从其实践路径分析来看,可以给边疆省份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许借鉴。

  1.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引领驱动

  政策引导,示范引领是版权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加大政策与实践的互动力度,更有利于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具现实意义。为了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版权、农耕文化版权和老工业文化版权得以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将政策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与决策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认定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57家,其中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13家,分布在全省甚至边境口岸地区,涉及数字媒体、设计包装、工艺美术、陶瓷等龙江特色优势产业,为黑龙江省版权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黑龙江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健全的版权管理规章制度、设立管理版权事务的机构、有自主创新能力、享有版权作品、有完善的版权保护长效机制,这些都为黑龙江省版权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坐标。

  以黑龙江省版权示范单位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以版权申创为前导,非遗文化赋能,树立赫哲文化IP为业务核心,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创作和研发出一大批极具地域和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出台《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版权与软件开发使用管理办法》《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标识管理办法》《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范了企业版权规章制度。

  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通过提取赫哲族具备商业价值的图案和文字建立赫哲族数字纹案IP库,已创作数字原图上千幅,取得版权登记400多项,为赫哲族纹案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创作了“赫哲神偶”吉祥物IP,成功出版《赫哲神偶录》书籍,制作《希特与他的神偶朋友们》动画片,扶持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朝阳产业,真正使赫哲文化跳出地域走向全国。

  同江市国林赫哲沙陶文化推广有限公司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版权进行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为黑龙江省农耕文化版权、老工业文化版权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借鉴,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黑龙江省其他特色版权资源的开发。

  2.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在需求激励

  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复杂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产业的发展对其相关产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联反应。随着大众对版权认识的不断提升,版权的内涵也随之扩展。版权不再单纯停留在传统报刊、图书、影视等艺术文化领域,在工业设计、计算机软件、陶瓷、食品等领域也随处可见版权的踪影。可以说,版权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文化创造的成果,又是文化创新的“卫士”。

  无论是民族传统文化版权,还是农耕文化版权,抑或是老工业文化版权,版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资产,与股权、债权、物权等具有资产的共性,但在运营收益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优于其他资产的更大增值潜力。[3]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对版权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是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在需求激励。

  2022年3月出台的《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提出,要加快赋能绿色食品、冰雪运动休闲产品、工艺美术、陶瓷、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和产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无疑给黑龙江省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智力上的支持。

  创意设计产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它既可以是彰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工艺美术作品,也可以是营养丰富、技艺精良的绿色食品,还可以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工业设计产品等,而这些都可以形成强大的版权资源。随着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基于黑龙江省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老工业文化的现实状况,大众对版权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也为黑龙江省版权资源提供了有效的积累。

  3.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应措施保障

  如果说示范引领、产业带动给黑龙江省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撑,那么建立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则为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政策供给和实施的路径。建立较为完善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现实所需,既有利于满足版权人的需求,又有利于更深层次地开发版权资源,实现版权资源利用最大化。

  黑龙江省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将它们转换成优质的版权资源才能真正将边疆特色文化传播出去,才能出现一批制作精良、艺术卓越的佳作。

  受黑龙江省版权局委托,承担黑龙江省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的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在挖掘优质版权资源方面尝试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老工业文化等资源,进行纵深挖掘;联合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编织协会、黑龙江拥有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等单位或组织,选出优秀作品,开展著作权作品登记,赋能文化IP,让每一件作品都富有生命力。

  近几年黑龙江省作品著作权登记量显著增长。《国家版权局关于2020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的通报》显示,相较于2019年,2020年黑龙江省的作品著作权登记量增长率超过了100%;根据黑龙江省作品登记中心统计数据,黑龙江省2022年的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较2021年增长了153%。

  三、边疆地区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研究

  虽然黑龙江省在特色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面临着版权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版权保护和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版权资源全链条开发受限、版权走出去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作为边疆文化大省,将黑龙江省版权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不仅是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边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示范,希望以此来助推边疆文化产业腾飞。

  1.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版权产业集约化服务

  由于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使得黑龙江省在特色版权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黑龙江地域辽阔,资源分散,省内大多非遗传承人、影视制作公司等版权资源权利人还处于“小作坊”工作模式。政府要对分散的工作室、企业进行引导,支持建设集聚性、产业化的版权产业园区、示范区或线上版权交易平台等集约化服务,发挥产业集群整体效能,促进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

  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区所蕴含的宝贵版权资源加深认识、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要做好版权保护,规避被盗版侵权,保护权利人的权益,激发权利人进行版权营销的积极性。协力扩大边疆版权资源影响面,形成特色版权品牌,提升版权品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促进边疆地区特色版权资源开发利用,吸引更多受众,推动边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2.拓展版权资源,构建版权生态产业链

  不同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版权优势,版权生态产业链是各企业围绕自有版权资源培育、版权销售获取、产品或服务生产销售、衍生品开发等各环节,以实现更好地开发利用版权资源为目的而组成的版权产业链。 政府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社会团体,依托边疆优质版权资源,构建优质产业链,整合、培育具有边疆特色的优质IP,形成系列版权创新品牌。

  通过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保证各版权拥有者主体投资与回报对等,风险和收益均衡,最大限度地实现边疆地区优质版权资源规模化传播。

  3.创新作品登记,推动版权资源开发

  目前版权登记在我国除个别地区需要收费外,大多为免费登记。虽然登记的内容质量颇有议论,但是确实激发了著作权人进行版权登记的意愿。从目前黑龙江省的登记作品类型看,近3年登记作品大多数为文字、音乐、美术、摄影和影视作品,其他类型作品登记数量较少,作品登记类型还不够丰富,部分领域的作品登记亟须创新。而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版权中的应用,为创新版权作品带来了机遇。

  借助新技术有利于开发版权作品登记的种类和方式,强化版权资源的挖掘;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可以缩减留存、整理、鉴定等环节的高额成本。同时,也可以运用技术手段监测版权资源的产生、传播、交易等行为,对于版权资源确权起着重要作用。

  4.借鉴优秀经验,推动版权资源走出去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我国坚持走出去战略以及黑龙江省地处边疆与俄、日、韩等国家地理位置毗邻的背景下,使得黑龙江省对外进行版权输出有着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在版权贸易方面,德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国际化贸易方式,如在行政管理层面完善了法律体系,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在文化交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带有一定政治使命的非完全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

  借此,边疆省份可以与各类协会等组织加强合作,实现灵活管理,使政府干预和市场规律有效结合。设立省级版权基金,对版权输出作品进行多种方式的支持,发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有效帮助边疆省份重点优秀版权输出项目立项,展现边疆地区优秀文化,带动省内其他版权输出项目不断涌现、蓬勃发展。 

  5.突破税收瓶颈,支持版权创意创新

  税收减免政策能够对版权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经营活动进行鼓励,是推动边疆地区版权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对特定领域已经出台了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例如在新闻出版行业方面,对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印刷、制作业务实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在文化产业方面,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开展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费用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等。

  在税收优惠的推动下,许多行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了鼓励吸引更多人员进行版权相关经营活动,间接推动边疆地区版权资源的良好开发利用,边疆省份应该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版权贸易或授权使用的税率,降低个人或企业进行版权贸易或授权使用版权所需要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征收税率,扶持版权产业发展,加速版权资源的流通使用,促进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4]兴边富民,不仅要兴经济,还要兴文化。边疆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形成了丰富的版权资源。挖掘特色、利用地缘优势将版权资源开发好、利用好,通过政策引领、产业带动等方式为版权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内生动力和保障。边疆地区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版权从业者积极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领域、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挖掘出更多的版权资源,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版权作品,保护传承文化瑰宝,让文化“活”起来,版权“动”起来,推动边疆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单位:黑龙江出版集团)

  参考文献:(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地址:阿尔山市温泉街阿尔山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邮编:137800Email: aesxxzx@aes.gov.cn
主办单位:阿尔山市人民政府技术维护:阿尔山市大数据中心 市民服务热线:12345
网站标识码1522020013蒙ICP备2020004182号-2蒙公网安备 15220202000101号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5 www.ae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